以結果為最終目的
最近讀了姜汝祥博士著的《請給我結果》這本書,使我腦中豁然開朗,以前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在這本書中都能找到答案。書中沒有枯燥的數據,沒有似是而非的大道理,通過書中列舉的大量的案例、故事、寓言,我認識到要做一個有結果、有執行力的人,首先要先做一個負責的人,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工作負責。這不僅打破了傳統的重過程輕結果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讓人們在完成自己承擔的責任時要以結果為最終目的,不能給自己找種種借口回避結果,也不能因為有一絲理由就放任責任放棄追求結果。
任務≠結果。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了“結果”的重要性。一個企業,它付出薪金是和它的員工交換結果,而非勞動。勞動沒有價值,而勞動的結果才有價值。以前經常會聽到一句話“沒有功勞還有苦勞”,意在表示,雖然事情沒有結果,但是也付出了很多艱辛的努力。但是這本書明確的告訴我,苦勞是沒有價值的,功勞才有價值。如果做一件事情沒有結果,那么所有的努力也好,辛勞也好,全都白白的浪費掉了,同時還損失了機會成本,若將同樣的精力去做另一件事情的話,或許還會產生結果。所以我們永遠要鎖定“結果”這個目標,而不是完成任務這個程序。
作為企業,要的結果是什么?是實實在在的利潤、效益和員工的福利、收入,而不是夸夸其談的宣傳口號。企業要生存發展的好,勢必要有大量的有價值的、好的結果才能做到。員工獲取了企業的薪金,是否足夠努力地用好的結果去回饋企業呢?企業和個人就是大家和小家的關系,也是大河與小河的關系,只有企業發展得好,員工個人的權益才能得到保障,因此,作為員工,上交有價值的結果是最基本的職業要求也是職業道德。要做一名職業的員工,凡事以企業的利益為重,不要總講客觀,以個人的心情來工作。企業付薪金給你是和你交換結果的,而不是聽你講理由的。不能凡事以個人的利益為中心,要時刻以企業的發展、利益為中心做事情。懂得對結果負責,是對我們工作的價值負責;對任務負責,是對工作程序負責,我們員工的底線就是為公司提供結果,如何辛苦并不重要,提供了什么價值才最重要。
心態創造行動,行動創造結果,這就是商業的心態。我們的所有努力,目的在于給客戶提供一個實實在在的產品。行動來自“結果心態”,而“結果心態”告訴我不是想要而是一定要,所以我們在工作的時候要有行動思維,要懂得合作,還要永不放棄。結果心態本質上是一種價值心態,我們想要更多的回報就是要提供更大的價值、獲得更大的收獲!結果心態提醒我們,不要把眼光停留在過程上,不要把心態局限在公司給你的回報上,因為那樣并不能夠幫助你改變現狀。賣報老漢自己的結果心態賣出了自己的經營哲學,他并沒有多么高深的技巧,最關鍵的是他時時圍繞“把報紙賣出去”這個結果。結果心態:不是“想要”,而是“一定要”。史泰龍經歷了1855次失敗終于成為國際巨星,桑德斯經過了1008次的碰壁終于在第1009次得到了認可,最終成為肯德基炸雞的創始人。這就是他們一定要成功的心態讓他們成就了一番事業。有了這種結果心態,就意味著我們立即獲得了行動的動力與提高自我素質的機會。
行動決定結果。商業底線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結果原理———我們靠結果生存!書中有一個非常生動的例子讓我印象深刻。講的是一個教徒天天禱告,希望耶穌能讓他中一張彩票,但他沒有一次出資的行動,大運只能與他失之交臂。他非常的虔誠,后來耶穌實在無法忍受了,對他說,“至少你要先買一張彩票吧”。岡索勒斯用他的一次次行動一次次講演獲得了100萬的投資,最終實現辦學的夢想,成為人們愛戴的哲學家、教育家。如果不付之行動,那么他們就沒有成功的機會。當年紅軍長征時的結果是“北上抗日”,面對前有天險,后有強大追兵的險境,犧牲了多少紅軍英烈?但為了生存和發展,必須“北上抗日”,這是唯一能生存和發展的結果,因此,創造了多少奇跡,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戰勝饑餓和冰雪,以世人難以想像的壯舉取得2萬5千里長征的勝利!有結果才能看過程,才能看到長征的艱辛和代價。沒有勝利,就像當年太平軍的翼王石達開在大渡河邊全軍覆沒一樣,沒有傳唱,也沒有人去看他的過程,失敗就是失敗,它只能提供經驗教訓,沒有什么可是或如果。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結果來自行動,行動不一定有結果,而不行動一定不會有結果。對于個人來說就是努力地突破自己的結果,千里之堤毀于蟻穴,有了0.01的突破,就會有0.02,就會接著有不可估量的良性發展。員工存在的價值就是要為企業解決問題,給企業一個又一個的結果。沒有結果就意味著我們將重新回到起點,一切都要從零開始,只有抓住結果,才能實現我們的預期。但結果從哪里來?執行是要結果的,一個差的結果也比沒有結果強!行動時不要給自己太多借口,因為真正要對目前執行問題負責任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我們自己。夢想是開始,行動才是達成的唯一途徑,空想家是永遠不會成功的。
要敢于承擔責任,面對失敗。為了成功我們應該從心底接受“失敗是成功之母”的觀念,要獲得成功,就必須有“擁抱失敗”的信念。有一種永不言敗的精神,善待失敗最后從中獲得成功。有一個眾所周知的故事:有一頭驢掉到了井里,主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有把它救出來,由于井特別深。所以主人放棄了。說把這口井填上吧,遲早也得填。叫了許多鄉親用鐵鍬將土填到井里。當土扔下去掉到它背上的時候,驢就抖一抖土,土掉到了井下。就這樣驢不停的抖不停的抖。最后抖下的土堆積使得驢出了井口。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主人雖然放棄了,可驢子沒有放棄生存的欲望,是它的那種永不言敗的精神,讓它重新得到了生的機會。我們在工作中也一定要培養這種決不放棄、永不言敗的工作作風。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始終鎖定你肩上的責任,任何事情都要有結果,哪怕是階段性的結果。當我們期盼成功這個結果到來之前,首先我們要學會的是面對失敗,因為失敗是成功之母,成功是我們每個人的目標,但是事實上沒有永遠的成功。失敗也是所有人都無法避免的,敗者可以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審視自己還有哪些不足并加以改正,以更高的斗志再次拼搏,只要我們勇敢地面對失敗,正確地對待它,那么成功的腳步會離我們越來越近,從而摘取成功的花環。冬天來了,春天還會來嗎?失敗來了,成功還會遠嗎?努力過后,結果就在前方!
如何成為一名職業的員工,如何成為一個有價值、有結果的員工將是我們不斷學習、提高的課題。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會把我從書中所感悟到的精髓應用于我的工作中,以結果為最終目的,更好、更高效地完成每一項工作,做一個真正認真負責的人!讓我們共同奮斗,奮斗出個結果來吧!但愿我們以后的每一次回憶,對自己的工作都不會感到負疚。
(207車間 孫秋玉)
新華有我———讀《請給我結果》有感
怎么想,往往就會怎么做。怎么做,就有怎樣的結果。有什么樣的結果,就有什么樣的人生!個人如此,企業更是如此,結果關系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當我讀了姜汝祥博士的《請給我結果》一書時,對這本書產生了一種“只是相見恨晚”的強烈感悟,想想每天做的事,不論大小,哪個不是為了求得一個好的結果。
如果說任務是一座橋,當我站在橋的一頭走向另一頭的時候,為的是擁抱那頭的“結果”,為得到結果,我們必須要走過這座橋, 這就是姜博士所謂的“做任務”,能夠擁抱住結果就是“做結果”了,這兩者的關系,在我們的人生中總會那么讓人迷離,總會讓人們以為只要能通過了這座橋,就能夠擁抱結果,我們錯了,讀了姜博士的書我們才知道“完成任務≠結果”。
姜汝祥博士被評為中國首屈一指的戰略專家,中國企業執行第一人,現任錫恩公司總經理,國內著名企業戰略專家。被聯想董事會主席柳傳志、TCL董事長李東生、萬科董事長王石、格蘭仕CEO梁昭賢一致推重為實戰型管理咨詢專家。從他的書中,我們讀到,只要我們能夠像姜博士提出的“認真第一,聰明第二;結果提前,自我退后;鎖定目標,專注重復;決心第一,成敗第二;速度第一,完美第二;結果第一,理由第二”這48字經那么做,成功便會近在咫尺。
在這本書的指引下,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我們每個新華人都是新華的主人,新華的發展與每個人的工作表現息息相關,今年是新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我有幸作為職工代表參加了這次職代會,大會的情形歷歷在目,董事長的報告猶在耳邊,這讓我更加體會到了新華的發展與每位新華人密不可分,不論我們是在什么樣的部門,也不論我們是在什么崗位,我們都奔赴著同一個目標前進,我們要緊隨企業發展的步伐,做好每天的工作,利用五年的時間打造一個全新的新華,使命在這里,責任就在這里。
因此我在工作上,首先要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對自己負責,對工作負責,找準自己的位置,明確自己的責任,這樣就能鎖定結果,只有鎖定結果,才有成功的可能。《請給我結果》一書中寫道海爾的五層材料庫的2945塊玻璃上,每塊都貼著一張寫有負責擦玻璃和檢查玻璃的兩個人名字的小條,這就叫做責任,海爾員工的這種責任讓我震撼,我們也要拿出這種精神對我們的企業負責。
我要做一個有執行力的人,將執行力付諸行動,有行動才有可能出結果,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借口,要從得到的結果中不斷吸取教訓,不斷使結果完善;做一個心態積極良好并且“一定要”的人,面對想要的結果,付出行動,在這過程中,或許會面臨艱險,或許會磕磕碰碰,或許我會等待若干次的失敗考驗,但這都算不了什么!只要堅守心中的信念,勇敢面對,永不放棄,就會看到風雨過后的彩虹,要學會從失敗中獲得成功,相信沒有失敗,只有暫時停止成功。
每個人都有對成功結果的渴望,貫穿于生命的始終,人生的價值在于一個個結果的積累。或許我們以前并沒有像西點軍校對學員們的標準那樣嚴格要求我們自己,但是只要從現在做起,任何時候都不晚,新華有你也有我,全新的新華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去打造,相信我們自己會越來越強,更相信我們的企業會越來越強! (206車間 萬叢叢)